單孔膜曝氣器在BAF生物濾池中的作用
時間:2021-01-03 來源:
廢水好氧生物處理的新工藝-曝氣生物濾池 (BAF);其工藝原理為,在濾池中裝填一定量粒徑較小的粒狀濾料,濾料表面生長著高活性的生物膜,濾池內部曝氣。污水流經時,利用濾料的高比表面積帶來的高濃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對污水進行快速凈化,此為生物氧化降解過程;同時,污水流經時,濾料呈壓實狀態,利用濾料粒徑較小的特點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且保證脫落的生物膜不會隨水漂出,此為截留作用;運行一定時間后,因水頭損失的增加,需對濾池進行反沖洗,以釋放截留的懸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為反沖洗過程。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征:
(1)用粒狀填料作為生物載體,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
(2)區別于一般生物濾池及生物濾塔,在去除BOD、氨氮時需進行曝氣。
(3)高水力負荷、高容積負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
(4)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雙重功能,生物處理單元之后不需再設二次沉淀池。
(5)需定期進行反沖洗,清洗濾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

單孔膜的組成及材質:
中心管:ABS
上下管夾:ABS
左右固定卡:ABS
單孔膜:EPDM或硅橡膠
調節支架:ABS
主要技術參數:
氣量域值:0.20~0.45m3/h
設計通氣量:0.3 m3/h
安裝密度:36~49個/m2
單孔直徑:Ф1.0 mm
單孔膜直徑:Ф33mm
空氣配管規格:Ф25 mm
充氧能力:>0.2kg/h
單孔膜曝氣器阻力損失:≤2.5KPa
安裝高度:100~200 mm